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

抖音快手、王者吃鸡……身边不少朋友都深迷其中、不能自已。其实,现在大家生活压力大,偶尔看看玩玩适当放松下是很好的,但如果不自律深陷其中,那就会深深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了。

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App,而是人们的自控力,一旦人们陷入“娱乐至死”的局面,长此以往留下的也只有空虚。此次,我们要谈论的是:那些真正侵蚀精神和危及安全的东西。

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

1
嗑瓜子
我们曾经分享过一个「嗑瓜子」理论:

有没有发现,如果你在嗑瓜子的时候,随随便便几个小时就没了。

但是如果换成学习,时间就过得特别慢。

因为,一粒瓜子,从你嗑到吃只要几秒钟,吃进去就是你得到的反馈;

但是工作学习你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反馈,你就会觉得无聊。

学习难,就是因为反馈周期长。

你不信你嗑瓜子的时候不吃,过一个小时再吃瓜子仁,你也会觉得无聊。

同样的时间,瓜子并没有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

瓜子理论的好处就是:

提醒我们做事要缩短反馈周期,这恰恰也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利用我们的点:瓜子理论是可以麻痹我们大脑的。

而当我们在做一些娱乐消遣且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时,时间真的过得特别快。

你不信健身房跑十分钟试试,你刷抖音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你要是跑十分钟步绝对过得很慢。

这就是为什么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一回家就是:

玩手机刷朋友圈、看抖音、玩游戏。

所以有人说,想毁掉一个人,给他一部有网的手机就行了。

在这里,我想讨论的不仅限于「小游戏、抖音快手」……

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

人一旦深陷进去,就会刷得停不下来。

它们提供各种即时反馈和刺激内容,让人的脑海多次产生多巴胺,形成依赖,并渴望下一个刺激到来,陷入死循环。

长期以往,人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被弱化,当习惯从外界获取消息后,意志力会被消磨,大脑和机体习惯,并逐渐成瘾。

等脱离精神鸦片后,留下的只是空虚,因为它们没有提供任何价值。

受到损伤的还有逻辑思辨能力。

被大量碎片化信息掩埋,意味你能改变人生命运的能力就更弱了。

每一天短暂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

不要学长辈看抖音快手,他们看完笑呵呵就过去了。

你还年轻,笑呵呵就完了。

2
自由职业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它往往和「自由职业」联系在一起,各种速成途径让人奋不顾身。

我见过不少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选择自由职业当成偷懒的借口。

古人曾说「君子慎独」,讲的就是这类人。

他们只理解「自由」,却不懂「职业」。

只看到别人在家写文章月入十几万,不知道别人背后12小时的艰辛。

如果没有自控力和人生规划,懒和宅便随之而来,能迅速毁掉一个人。

不仅精神颓靡,时间同样被荒废。

再加上各种小游戏和社交软件、短视频等等,一天时间就没了。

当计划被延误,人会惶恐,拖延症也更严重,对未来失去信心。

如果你自律差,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奉劝你从斜杠青年做起。

3
喷子

和「网络喷子」对骂是最无聊的一件事情。

他们不在乎你说得是否正确,只要内容不合意,张口就喷,说出各种辱骂词汇,只为激怒你。

骂赢了不是本事,反而浪费时间;

如果输了,会激起自身的胜负欲,情绪变得更差。

喷子的负能量堪比「毒品」,严重影响人的价值观,将你往火坑里带。

互骂多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那样的人。

情绪敏感、极易暴躁,网上逮到一个反驳自己的「喷子」就开骂。

你原本讨厌的网络喷子,渐渐地,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以后遇到网络喷子,只需回复一个问号就可以,胜过千言万语。

4
笑气

笑气,成分是一氧化二氮,最早作为麻醉剂使用,后来成为食品工业添加剂,用于蛋糕制作、奶油发泡器等。

「笑气」能让人产生幻觉和快感,风靡国内外的酒吧、KTV蹦迪等场所,甚至被当作毒品的替代品,成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流行消费。

「笑气」对人体的损伤不可逆,长期吸食会造成认知功能、记忆力和脑功能损害,甚至会死亡。

可惜,我国还没有把「笑气」列入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的管制目录。

5

超前消费

当下被津津乐道的,「美好生活、跨越阶层、知识改变人生」,核心都是用钱来改变命运。

钱当然很重要,但是并不能成为你提前享受一个你目前不匹配的生活的理由。

超前消费,它往往和「校园贷、裸贷」联系在一起。

你为了强行匹配,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幻生活,一头陷进去。

等醒悟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坠入深渊,背负巨债、无人援助。

如果你尚处于泥泞边缘,请及时找家里求助,放下尊严和倔性子。

别想着拆东墙补西墙,因为高利贷利息增速比你打工赚钱还要快。

最后,请适当远离各种花呗、借呗、白条。

它们不是你的再生父母,给不了什么未来。

6
暗网

我认识的一个网友,上周末在群里说自己在暗网被人盯上了。

问及原因,原来他和人发生争执,对方扬言能查到IP,并具体说出城市名,让他慌了。

我们只能建议他报警,别无它法。

有许多文章曾科普过暗网,目前我们访问的绝大部分互联网内容,都停留在表面层,属于冰山一角。

在我们所触及不到的角落,搜索引擎都无法捕捉的地方,有一个黑暗的平行世界。

Deep Web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即我们的私人博客或公司内网。

最底层的Dark Net才是暗网,是互联网最隐私部分,隐蔽性和匿名性极高。

不能说在暗网就无法被人肉出来,一些黑客通过漏洞,用追踪数据包获得Tor网络中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暴露你的位置。

我不赞成将「暗网」定义为邪恶存在,只能说它真实还原人的最本质欲望。

奉劝你永远不要有好奇心,永远不要试探暗网底线。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7
币圈

我看好区块链这项技术,但它绝不应该用在币圈之中。

如果你真有闲钱,砸在房地产或者股市上,都比动辄被清零的各种币要强。

前段时间,「世界区块链大会」在中国澳门举办。

峰会现场一片混乱,成为发币募资的路演现场。

有衣着鲜艳的中国大妈在展板前合影,也有拿着二维码求加好友的人,念叨着台词:

「我们这个币,绝对能大赚。」

更有微商在现场推销「福链」,说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可以激活细胞,治疗前列腺,吃完后重返青春。

有人评价说,

区块链大会,不过是币圈攒的一个局,行业升温太快,镰刀太多,韭菜不够用了。

8
合群

年轻人一定要远离「合群」。

「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大学生的普遍状态是:

高中辛苦熬三年,终于解放了,于是天天逃课睡觉,开黑吃鸡、外卖撸串,考试作弊、论文靠买。

懒散的宿舍生活,极易影响到人的精气神。

或许有人想认真泡图书馆,想出去健身跑步,但因为合群,这一切都放弃了。

出来工作后,时间异常宝贵,当你想静下来读书,却为了合群而去应酬。

无效社交等于无效人脉,充斥着浮躁,虚伪和彼此利用。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崇拜「人脉力量」。

认为混圈子才是上升关键,模仿各种「酒桌文化」。

他们忽略了一个浅显道理:

人脉基于价值互换。

当自身没有足够价值时,所谓的人脉等同于无效。

– 最怕你格局有限,还认为自己掌握全局;

– 最怕你才思枯竭,还被庸众捧杀;

– 最怕你孤立无援,还称赞自己人脉广泛。

任何一件事,他们总想快点总结出道理,误以为获得了意义感,实则错过真正的重要部分:

「去经历,去感受,去痛,去哭,去笑,去犯傻,去清醒……」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

「我上面提到的所有点,互相之间并非孤立,必然会交叉影响。」

当超出自身的金钱范围、能力范围和安全范围时,请斟酌再三。

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

永远保持清醒,永远别走捷径,永远坚信未来。

我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作者:智先生,独立观点评论人,既闻窗外事,也读世人书,有幸与你见证这个时代.微信公众号:智先生(id:zhixs10)。

赞 (2)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