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在网上获取了企业的信息后,想方设法添加公司财务人员的微信,并冒充公司领导给财务人员多次下达转账指令,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对方转账给”客户”。1 个多月前,镇江市京口区某公司会计徐女士中了这种圈套,被骗人民币共计 444.8 万元。
受害单位送来锦旗
案发后,镇江警方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过 14 天的努力,警方在广西宾阳抓获以柳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3 名,追回涉案资金 118.57 万元。
警方现场发放了 100 多万赃款
6月5日上午,镇江市、京口区两级公安机关举办案情通报会,披露此案详情,并将追缴的赃款全部返还给受害单位。
案发
6小时,”老板”微信指令转给”客户” 444.8 万元
6月5日,镇江京口公安分局接到报案称,有人冒充企业老板,用昵称为”陆某某—镇江某铝艺”的微信号,从当天上午 9 点开始,指令公司出纳会计徐女士,先后 4 次转账给在辽宁开户的“客户”周某的银行账户上,第一笔转账金额为 19.8 万元,后三笔金额分别为 25 万元、200 万元、200 万元,直至下午 3 时,该公司账户上的 444.8 万元被全部转走,其中有 400 万元还是临时赎回的理财资金。
公司负责人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案件发生后,镇江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非常重视,立即成立“4.26 ”案件专案组,由镇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京口公安分局主侦,全力开展各项侦破工作。
警方经调查发现,作案微信号系境外注册,当日在广西宾阳县登录。
随后,镇江市公安局报请江苏省公安厅,协调广西警方连夜开展落地查证;与此同时,镇江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请求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支持,对被骗资金 24小时不间断查询冻结,但犯罪分子十分狡猾,勾结境外洗钱团伙提款、转移、套现,导致涉案资金追踪和挽损难度加大。
抓捕
14天,专案组千里追凶“90 后”主犯终落网
4月27日下午,“4.26 ”专案组一行 8 人紧急赶到宾阳。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民警基本锁定宾阳思陇镇柳洞村为侦查重点、柳某谨家为犯罪窝点、柳某为首要犯罪嫌疑人,柳某佳、柳某谨等有重大犯罪嫌疑。
“90 后”主犯终落网
柳洞村位于山区,只有一条路——这条路从一条县道向西出入该村,从县道入口到达柳某谨家有 2 公里的山路,车程 5 分钟,路面狭窄无法会车。专案组民警一直在此处蹲守,等候时机。
警方查获的涉案物品
警方查获的涉案物品
5月9日12时,专案组在米粉店抓获前来吃午饭的柳某和拒捕逃跑的柳某佳,并迅速赶至柳某住处,抓获柳某谨,查获电脑4台、手机20部、电信网关2个、路由器1个、电信电话卡1张、银行卡13张、网银U盾1只、U盘1只、他人身份证复印件4张。
经审讯,柳某、柳某佳交代了4月26日在微信上冒充公司老总骗取某上述公司444.8万元的事实。
据警方介绍,柳某,男,26岁;柳某佳,男,24岁;柳某瑾,男,54岁;3人均为广西宾阳县思陇镇人。
追赃
7天,警方终于追回118.57万元
柳某、柳某佳交代,他们事先通过网上查询了一些企业的信息,并将目标锁定在注册资金在500—1000万之间的公司,查看公司主要持股人的信息和公司电话;通过网站查询出公司号码后,他们直接打电话到公司,一般以要打款到公司为由,找出纳,然后问出纳的号码。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带走
4月23日,柳某获取镇江某公司出纳会计徐女士的手机号,经微信搜索并添加验证后与徐女士加为好友,随后,他通过冒充老板身份与其聊天设计圈套,并在4月26日作案成功,先后分4次骗得该公司转账444.8万。
在徐女士每次转账成功后,柳某佳就通过手机网银将钱转入境外的“水房”(境外地下洗钱组织)账户进行洗钱,境内诈骗团伙、洗钱中间人、境外洗钱组织分别按 40%、25%、35% 的比例分成。
4月27日凌晨2时,洗钱中间人依照“行规”将180万现金交给柳某,柳某交代,当时自己骑着电动车来到中间人指定的地点,从草丛里取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内装180万元。
警方将追缴的赃款全部返还给受害单位
“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对赃款的去处语焉不详,一会说在鸡窝里,一会说在南宁的新房里。负责起赃工作的京口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林晖在几个地点来回奔波,终于将未能转移挥霍的118.57万元追回。”镇江京口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袁华君表示。
6月5日的通报会上,警方还透露,柳某归案后,一直反复说:“这个出纳会计太笨了,害自己做了这么大一笔案子!”
目前,对涉案的其他资金,警方正在进一步追缴中。
采访中,姚恒清局长特别警示,微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一些单位也开始“微信办公”,为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空间,包括来往账务也在微信上进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微信办公”一定不能替代财务制度和财务审核。
“微信等网络电信诈骗成本低,危害大,公安侦破此类案件也是投入成本巨大。相关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一定要严格财务审核制度”,姚局长不无遗憾地说,此案中,转账前徐某只要跟老板电话确认下,这一骗局就根本不会发生。
警方提醒
对付电信诈骗,“两不,一慎”秘诀,一定要谨记!
温馨提示
1、不轻信。不轻信QQ、微信中涉及单位转账汇款的信息,尤其是在网络社交软件中要求转账汇款的,更要提高警惕,务必通过电话等渠道核对。
2、不添加。不要轻易添加陌生的QQ、微信号码,尤其是涉及单位领导以及相关负责人的QQ、微信,一定要当面或电话核实清楚。
3、慎转账。严格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转账等必须经过相应程序审批。针对QQ、微信要求的转账汇款,必须经过单位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当面或经电话核实确认。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将对方的账户提供给公安机关 。
盘点一下
几种常见的财务诈骗情况
1、伪造老板QQ/微信、伪造公司QQ/微信群
骗子冒充公司领导,将该公司的会计加为微信/QQ好友,甚至将会计拉进以公司命名的微信/QQ群。会计发现群里都是公司员工,如果未仔细辨别,很容易误以为进了单位工作群。骗子编造退还客户保证金、支付定金等理由,骗得会计转账。
在文章中的女会计被骗444.8万的案件,女会计就是遭受到了这种诈骗,误以为骗子的微信是老板的微信。
2、假冒警方实施电信诈骗
受害人通常会接到一自称是“XX市检察院”或是“XX市法院”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对方以会计涉嫌某洗钱案或是别的案件为由,以威胁恐吓的方式要求其与XX市警方联系。
在“警方”授意下,若是防范意识不强的会计人,很容易上当受骗。在这里举例电信诈骗的一种方式:
“警方”要求会计办理新手机和号码与其联系,并在该手机和单位电脑上分别下载软件操作,后“警方”以测试账户风险为由,要求会计将支付U盾插入电脑,且让电脑始终保持开机状态,随后转走公司账户上的资金。
3、假冒公司领导诈骗
这种诈骗形式也是经常见过的,骗子通常的行骗路径如下:
首先称是公司领导王某,问会计某某公司是否已与他取得联系,会计若是以为真是领导的消息,便很容易上当误以为是公司领导就汇报说钱已汇来。有个例子便是这样:
化德县一药店出纳员刘某突然接到一个自称XX药业出纳的电话称,有一笔财务往来款要汇到其公司账户上,并告诉刘某一个QQ号(223363XXXX),让其添加为QQ好友。刘某不加思索就把这个QQ号添加为好友,并把自己的私人银行卡号发给对方,之后对方发来一个截图并称已经汇款成功。随后另一个陌生QQ号(223363XXXX)自称是公司领导王某,问刘某XX医药公司是否已与他取得联系,刘某误以为是公司领导就汇报说钱已汇来。
随后这个人让刘某查询公司流动资金有多少,刘某如实汇报,后这个人又说有笔款需要支付,让刘某往指定的银行账户上汇款。当时刘某给公司药店会计打电话没有打通后,直接把款汇去。后经与公司领导电话核实,才发现与其聊天的陌生人不是公司领导,自己被骗。
4、误点进钓鱼网站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一般来说,钓鱼链接会伪装成类似银行短信/购物链接/相册链接等多种方式,而会计作为掌握公司资金的岗位,一旦受骗,很容易导致公司账户中的资产遭受损失。
责任判定
遇到这种事情,责任该如何确定?
在此类案件中,劳动者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风险应由单位承担;
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履行职务过程中有过错的,应当赔偿,但基于何种法律关系提起诉讼,处理方式又会有所不同。
会计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以上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