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让生命在点滴中加温,让生活慢慢有滋有味。》
分享者:慧心/滢滢
前言:名字本来每个人用于不同角色的称呼,方便大家相互区分辨认。慧心是皈依后的法名,也因为对心经有种特别的喜欢,尤其是听到梵语版的心经更是欢喜。滢滢名之源头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那种晶莹剔透的清爽感。属于师父说的那种希望美好一直延续不变的傻妞妞。
正文:上个周一,我第一次去听康夫老师的古琴基础課。时间还早,坐下休息。不一会儿有位义工师兄过来看到我,大声问“你来这里干什么?”似乎我来错了地方?“学习啊。”“少来这里滥竽充数啦,你会吗?你看看人家弹的…”“因为不会才学,不都是从不会到会吗?”他不依不饶“你的琴呢?”“周围不都是琴吗?”“人家都有,你看哪个是你的。”“你问问哪个是他/她自己的。”他…
今天把这段对话拿出来分享,是想到了一个词:温暖。
一直都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因为它所含藏无限深意:温暖的手;温暖的心;温暖的阳光;温暖的笑容;温暖的眼睛;温暖的话语…我相信,一个温暖的人他/她的话语也是温暖的,因为温暖在滋润别人的同时也滋养了他/她自己。如此,也可以让彼此的能量由温柔走向温柔,而不是一场别扭而奇怪地相互消耗。原来,好好说话也是修行的方式。一句话变寒冬,一句话成春天。可见话语的温度就是心的温度,心的温度决定彼此未来的相续是长久还是短暂。感受到到的是温暖,自然心内愉悦,感受到的是苛刻,心内除了疼就是想逃离。佛法揭示逃离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却可以暂缓当机对镜的尴尬。
现代社会,被模式化扣盖子的东西很多。有时候是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已经被“盖棺定论”,如果可以把钉子取掉爬出来还好,但也可能真死在那里了。想想:真要是这样,还怎么去看小鸟飞行,听师父说法…做个有温度的人,虽然也会面临诸多障碍,难免生烦恼,至少多了条解脱的途径,可以随时调整,观察变化因由,随起随灭,起善消恶。
喜欢温暖,还因为自己打小在冬季就手脚冰凉,总有机会享受着老爸放两个暖瓶热被窝的温暖。而即便如此,也要穿着母亲做的棉鞋去外面与同伴享受踏雪、洒雪的乐趣。孩子的心总是容易发现快乐,成人的心容易忽略快乐。因为孩子享受的是快乐的当下发生,成人不快乐是因为对当下美好生不起温度,活在迟疑担忧的未来。于是,受苦知苦了苦。大多数是在受中煎熬,能了了也算解脱了。眼下的自己,也只是这大军中的一员,好在能遇到善知识敲击点化,放松。
在这个快速奔跑的时代,大家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总想快速登得山顶,领略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如果只是在速度中前进会失去观赏周围的风景的机会,包括相扶和谐的那些人彼此的默契。那里面是一定有让彼此舒服的温度支撑着他们一起走下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轻轻地却很又力量!这是生命的温度。它,不是依靠名利就能达到的境界。
我相信,真正热爱生活的人,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因为他/她懂得欣赏身边的美,愿意观察身边的美,从而保持一颗平常而简单的心。一个有温度的人,他/她不需要成为模式里的某一个谁,但会努力做好当下的承担,为今天活成本来的自己。
请在相遇时,少些苛责。让善意充满信心,让生命一点点加深温度。
转自珠海普陀寺一位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