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汇算清缴大考已经开始,与其等待,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将汇算清缴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财税君为大家准备了汇算清缴前期必须要准备的工作以及汇算清缴的流程,大家可以做以参考~
汇算清缴,初看好像表格很多很复杂,其实一般公司要填的就是6-7张表格,填起来并不复杂。我们只需一步一步地跟着做,其实非常简单。
注意!2019年汇算清缴“严”值爆表

财税君提醒!金税三期让错误无处躲藏!!金税三期强大的数据背景,当企业指标出现风险提示,将成为税务稽查的目标。去年国地税完成合并,所有税种征管稽查统一,没有分税制的责任边界划分,征管职能更明确。
有些财务问现在辞职来得及不……难不成换个公司就不要做汇算清缴了?
另外,会计准则有较大调整。财政部先后修订了多部会计准则。并在2019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1号),对合并财务报表格式进行较大的修订。会计准则及财务报表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
大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了吗?下面财税君将正式给大家讲解汇算清缴!
什么是汇算清缴?

01、汇算清缴是什么呢?
形象一点来说,汇算清缴就相当于给你的公司来一次一年一度的清洁大扫除。
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每年的5月31日之前,企业需要对过去一年进行盘点,算算自己挣了多少钱?该缴多少税?如果数目与已经缴纳的税额一致,老板们就可以继续放心地经营公司了。
但如果数目对不上,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汇算清缴来进行多退少补啦!
02 、为什么要汇算清缴?我可以不做吗?
财税君提醒!当然不行!!(此处高亮)
汇算清缴是国家税法定义的企业经营法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如果企业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汇算清缴,或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会被税局列入异常名单,并视情节严重性给予较重处罚!
03 、汇算清缴对我的企业有什么好处吗?
这个自然,汇算清缴对企业自身也是有很多益处的:
第1,可以帮助企业更直观地了解上一年的经营状况;
第2,对应缴税额进行多退少补;
第3,汇算清缴出具报告后,能够降低企业被税务抽查的概率;
第4,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5,如果是由专业的财税人员进行汇算清缴,还能让他针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规避以后的财务漏洞;
04、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汇算清缴呢?
财税君提醒!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需要汇算清缴的,除非是按核定应纳税额征收的,也就是缴纳定额税的群体,例如定期定额的个体户。
05 、那汇算清缴麻烦吗?自己能不能做?
对专业人士来说,汇算清缴倒不算麻烦,只要充分了解了最新的企业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时做好汇算清缴前的基础准备工作,汇算清缴并不难。
汇算清缴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01、时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二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财税君总结!也就是说,一个纳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为企业汇算清缴的时间,依旧是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之间。
02、材料准备: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6、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Ps: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03、、其他准备
1、资产盘点,如有资产损失的情况存在需提前备案。
2、需要税前扣除的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需提前备案。
3、对于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需提前备案。
4、检查成本及费用凭证及票据,需要税前扣除的必须附有票据否者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缺失的需补全,有问题的需更换。
Ps: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不需提前备案
2019年汇算清缴必知的十个新政变化!!

变化一:限额扣除事项调整
1、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标准提高
财税〔2018〕54号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注意事项:
(1)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金额由5000上升到500万;
(2)资产范围仅限于设备、器具,不包含不动产;
(3)资产状态仅限于新购进的,包括购买新资产和购买二手资产。但不包括已经存在的资产;
(4)企业所得税前允许一次性扣除,但会计处理依然按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处理,属于固定资产的依然按固定资产核算,计提折旧;
(5)税会差异在汇算清缴时调整,预缴时不做调整。
2、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提高
财税〔2018〕51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注意事项:
(1)职工教育经费比例由2.5%提高到8%;
(2)企业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
(3)税会差异在汇算清缴时调整,预缴时不做调整。
3、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规定取消
财税〔2018〕64号:自2018年1月1日起,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但不包括委托境外个人进行的研发活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
注意事项:
(1)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由不得加计扣除,变为准予加计扣除;
(2)只能扣除费用的80%,而不是全部。调整后委托境内研发规定一致;
(3)加计扣除的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得2/3,即(2)、(3)取小。
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
财税〔2018〕99号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注意事项:
(1)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2)加计扣除的企业范围从文件看似扩大到全部,但是还是要排除财税[2015]119号文件第四条规定得、不得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得行业。
5、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结转扣除
财税〔2018〕15号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注意事项:
公益性捐赠支出增加了结转扣除的规定,但是仅限连续计算三年,三年中因企业亏损或免税等未能扣除的,也不能在结转。
变化二:税前扣除凭证明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凭证做了明确,原文不再展示,对文件重要注意事项做一汇总如下:
1、明确税前扣除凭不仅限于发票
税前扣除的凭证分为外部凭证和内部凭证。具体操作:
(1)企业成本、费用、损失和其他支出结转凭企业自制内部凭证扣除。
(2)发生业务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不论征税还是免税,原则上均应凭发票。但是对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个人小额零星业务,凭税局代开发票或收款凭据、内部凭证扣除。
(3)发生业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属于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凭财政票据扣除;工资薪金凭工资结算单和支付凭据扣除;单位为职工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的凭收款凭证扣除;属于不征税行为可以开具不征税发票的凭不征税发票扣除。
(4)对需要分摊的费用,取得发票方凭发票和分割单扣除,其他企业凭分割单扣除,最好能附上发票复印件。
(5)发生境外购进货物或者劳务发生的,凭对方开具的发票或者具有发票性质的收款凭证、相关税费缴纳凭证扣除。
2、税前扣除凭证取得时间延长至汇算清缴结束时
企业在次年5月31日取得凭据即可税前扣除。
3、取得不合规发票的补救办法
企业业务真实发生的,但取得发票不合规的,在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能补开、换开的,均可税前扣除;
4、对方成为非正常户无法补开发票的补救办法
对方成为非正常户无法补开发票的,企业可以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税前扣除。
5、汇算清缴期结束时仍未取得扣税凭证的处理
汇算清缴期结束时,企业仍未取得发票等扣除凭据的,应作纳税调整。待取得发票后追补到费用所属年度扣除,但不超过五年。但若是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企业未取得或取得不合规凭证已在税前扣除的,企业应当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内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方可税前扣除,否则应作纳税调整,且以后取得凭证也不能再追补扣除。
变化三:税收优惠额度扩大
财税〔2018〕77号规定: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注意事项:
优惠扩大从2018年1月1日起,且季度预缴即可享受,上半年未享受到的,以后季度或汇算清缴时累计计算,多交税的可以退税或抵税。
变化四:优惠事项改为备案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规定:对于企业享受的优惠项目,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企业应当根据经营情况以及相关税收规定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优惠事项规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公告里面所附的《目录》列示的时间自行计算减免税额,并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归集和留存相关资料备查。
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都属于备案制,不再有审批制。企业享受优惠事项的,应当在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后,将留存备查资料归集齐全并整理完成,以备税务机关核查。留存备查资料是指与企业享受优惠事项有关的合同、协议、凭证、证书、文件、账册、说明等资料。
变化五:资产损失资料变化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规定: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
注意事项:
资产损失以报代备,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虽然不需要在年度申报时报送,但仍然要对相应的留存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集,以备稽查。企业要对其真实性负责。
变化六:亏损弥补期延长
财税〔2018〕76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注意事项:
(1)可以延长弥补期的只有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
(2)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无论是否具备资格,发生的亏损均可以按10年弥补;
(3)因具备资格可以按10年弥补后,未到10年企业不再具备资格的,未弥补完的亏损依然能继续按10年弥补完。
以上是2018年企业所得税新政策、新变化及执行时应注意的点,希望能对会计朋友们2019年的汇算清缴有所助益!
秘籍收好!汇算清缴12项费用扣除比例合集,点击了解详情!
汇算清缴的最全流程!

一、选取要填的表格
小微企业一般选取如下的表格,如果你有特殊业务,符合要求得,可以根据实际增加相关表格。
1、必选表格: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2、选填表格
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有亏损弥补就选,没有不选)
二、如何填表
表1:《企业基础信息表》(A000000)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填报方法:
纳税人在填报申报表前,首先填报基础信息表,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基础信息表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经营情况、有关涉税事项、企业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等部分。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101纳税申报企业类型”:没有分支机构的一般选代码100。根据下表填写。
跨地区经营企业类型代码表
代码 |
类型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100 |
非跨地区经营企业 |
||
210 |
跨地区经营企业总机构 |
总机构(跨省)——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
|
220 |
总机构(跨省)——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
||
230 |
总机构(省内) |
||
311 |
跨地区经营企业分支机构 |
需进行完整年度纳税申报 |
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纳税) |
312 |
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但不就地缴纳) |
2.“103资产总额(万元)”:这一条与小微企业的标准相关联,填报时要注意是否符合小微企业资产限制。超过了资产标准就不是小微企业了,不能享受优惠。
喜讯!财政部:小微企业标准大幅放宽!1月1日实施,95%企业受益!点击阅读!
填报纳税人全年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单位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3.“104从业人数”:这一条与小微企业的标准相关联,填报时要注意是否符合小微企业资产限制。超过了从业人数标准就不是小微企业了,不能享受优惠。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依据和计算方法同“资产总额”口径。
4.“10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纳税人填报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明细代码。
5.“105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一般企业选“否”,纳税人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选择“是”。需要提醒的是,选择了“是”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6.“107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一般选代码200或300。纳税人根据会计核算采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类型代码表》中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本项。
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类型代码表
代码 |
类型 |
|
大类 |
小类 |
|
110 |
企业会计准则 |
一般企业 |
120 |
银行 |
|
130 |
证券 |
|
140 |
保险 |
|
150 |
担保 |
|
200 |
小企业会计准则 |
|
300 |
企业会计制度 |
|
410 |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420 |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
430 |
医院会计制度 |
|
440 |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
|
450 |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
|
460 |
彩票机构会计制度 |
|
500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
|
600 |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
|
700 |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 |
|
999 |
其他 |
7.“108采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2018年版)”:一般选“否”。
纳税人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规定的格式编制财务报表的,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8.“109小型微利企业”:一般选“是”,不符合小微企业选“否”。纳税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等文件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9.“110上市公司”:一般选“否”。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上市的选择“境内”;在中国境外上市的选择“境外”;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可同时选择;其他选择“否”。纳税人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参照境外上市相关规定选择。
10.从201开始,公司有对应业务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1.股东及分红情况,小微企业不用填写。
表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
填这个表,就是把年度会计报表的利润表按项目填进去,有的是先填了后面的报表,主表才有数据,后面的栏次与其他要纳税调整的表相对应。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的进行调整。
A105050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
根据工资数据填写。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折旧数据填写。要与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折旧数据之和一致。
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这个表填第1行次填:主表A100000第23行次应纳税所得额乘以15%的数额。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主表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需要填写,其他数据在填完以上表格后自动有数据了。要注意的是,后面表格与前面表格的对应关系要填写正确,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2019年汇算清缴
税局将重点关注的6类数据!

❶企业的收入
如果你的企业少记了销售收入或是隐匿了一部分销售收入,那么,金税三期可通过你的成本和费用来比对你的利润是否为负数,或是比对你开具出去的发票,收到的货款数额以及卖出的商品,或者进一步通过大数据,查询与你交易的下游企业的相关账本数据,比对出异常。
❷企业的成本费用
如果你的企业长期购进原材料或商品时暂估入库;如果你的企业购进原材料或商品为了价格低一点而不索要发票;如果你的企业计提了费用而迟迟没有费用发票……
❸企业的利润
如果你的企业的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不一致;如果你想”财不露白”,将利润少报一部分……
金税三期大数据是可以得到你所有的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的,而利润就是收入减去成本,算出你的利润不会是什么难事,所以若你的利润不一致或是少报了,都会被轻易查出来。
❹企业的库存
●如果你的企业只有销售数据、而没有购买数据或购买量少,金税三期大数据会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处于递减状态,并进一步形成电子底账来比对你的库存,然后判断出异常。
●如果你的企业只有购买数据、而没有销售数据或销售量少,金税三期大数据会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处于递增状态,并进一步形成电子底账来比对你的库存,然后判断出异常。
以前很多企业通过这些手段去少缴税,但金税三期的大数据系统,它可以比对你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加上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递增,几乎就可以判定你报的数据是有问题的。
❺企业的银行账户
如果你的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 ,货款也已进入到银行账户,收到的货款却迟迟没记入账中;如果你的企业取得了一些虚开的发票,而账户里面的资金却没有减少或减少额不匹配。对于这些情况,以前只要账本调整的好,是很难识别出来的,可现在金税三期系统都会进行分析并识别出异常:
企业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大于收入80%、应收账款长期为负数;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收入80%;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记入收入、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当期新增其他应收款大于销售收入80%。
❻企业的应缴纳税额
如果你的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如果你的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如果你的企业缴纳了地税附加税费,但与国税增值税比对不一致;如果你的企业实收资本增资了,而印花税却为0;如果你的企业增值税额偏低;如果你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如果你的企业应纳税额变动太大……
以上问题,金税三期都会识别出来的。前四个维度都能识别出异常,而应纳税额就是有以上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金税三期通过比对你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国地税数据、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出企业应纳税额的异常。